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jaja」標籤的文章

jaja vm

作了幾個重要的修改: 對heap和stack相關的幾條指令作了正規化,更符合stack machine的設計。 新增了一條指令discardx,function return時在沒有使用配製local時可以更簡單的free stack空間。 修正了heap指令的一個大問題,這樣才有辨法正確實作出string模組的功能,如strcpy等。 原本的sample作了修正外,新增了string和stdio模組,實作了幾個簡單的function。 實作簡易stdio.printf時,debugger新增自動dump stack狀態,這樣一來debug就更容易了。此外,在debug過程中也發現了幾個debugger的bug,順便一起修正。 assembly parser也作了一些小修正,現在字串可以使用像是\n的escape字元,ID token也支援原先漏掉的底線_。 jaja vm on java vm順便作了porting,不過還有點小bug,大致上執行起來沒問題。 有二點考慮改進的地方: function return時對於stack裡需要free的空間的處理。 macro的支援。 這二點可有可無,可以跳過。接下來是支援high level language compiler,目前考慮的語言是c,但也可能是lua。將以高階語言寫成的程式編譯成jaja指令集,然後在jaja vm上執行。如果使用lua,目標是將good作出來的程式轉換成可以在jaja機器上直接執行。如果是這樣,指令集需要重新編碼,這部份需要再研究。 ( src )

Hello World! Hello Jaja!

export hello export msg jump hello msg: db "Hello Hello!", '\n', 0 hello: push msg call system.outstr ret 這是使用jaja指令集實作的一個HelloWorld程式,jaja指令集乍看下和x86指令集很相像,但其實並不相同。jaja是一個軟體虛擬機器,是一個Stack Machine類型的虛擬機器,也就是指令操作的對象都是置於堆疊中。 原始碼檔組譯過後,如果沒有任何錯誤發生則會輸出一個mod檔案。每一個原始碼檔,可以組譯成一個對應的mod檔。透過dump工具顯示組譯過後的mod檔內容,如下。 module 'test/hello.mod', version: 0.01 ...names table 0 hello 1 msg 2 system 3 outstr ...exports table 0 hello 16 1 msg 3 ...imports table 0 system.outstr ...code section code size: 23 byte(s) 可以觀察到,mod檔是section導向的。可以看到import/export表,這和系統呼叫及symbol匯出相關。import/export表都是以字串型式儲存,所以還可看到一個名稱字串表。最後是一個程式碼區段,每一個程式碼區段的大小最大為64k。 使用dbg工具,可以以單步的方式去追踪程式的執行,以及作基本的除錯。在命令提示符號下輸入g指令直接執行程式,觀看結果。畫面輸出 Hello World! 在Hello程式裡面,export了二個symbol,hello及msg。hello指向一個函式的開始,而msg指向一串資料的開始。下面的範例import中,使用了這二個在...

實作組合語言除錯器

這幾天寫了個簡易版的組合語言除錯器。原因是當我在整理並重新組譯之前寫的一個組合語言小程式時,找到了一個小Bug。Debug的過程花了點時間,因為手上還沒有Debugger可用。所以就動手把之前就已計劃有需要製作的除錯器實作了一個可用的簡單版本出來,目前俱備基本的Memmory Dump, Unassemble, Breakpoints 等除錯功能。 這張圖裡面可以看到的指令好像跟x86指令集裡的有點不大一樣,暫存器看起來更不同。沒錯,因為這是我設計的虛擬機器指令集,我把它命名為 jaja XD